现代农业 您现在的位置:黑龙江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铸辉煌 “世界工厂”融入全球产业体系
2021/7/2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间节点,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改革开放成为闪亮的关键词。这是中国共产党一次伟大的觉醒,其成功实践展示出中国共产党思想与道路的强大力量。这一力量已作为珍贵的制度财富,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中,镌刻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史中。
改革开放的中国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谱写了中国制造业的壮丽篇章,跑出了加速度,结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累累硕果: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00美元,中国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8%;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工业大国。
改革开放43年,中国工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发展,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2020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达到31.31万亿元,连续11年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改革开放43年,中国实现了世界罕见的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发展,工业化水平巨幅提升。多项研究预测,中国将于2020~2030年全面实现工业化。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意味着中国用半个世纪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历时两个多世纪完成的工业化进程。
改革开放43年,中国工业发展走出了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传统工业发展模式的 “中国模式”。中国工业发展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不仅对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提供了重要的 “中国经验”,更为全球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贡献出 “中国智慧”和 “中国方案”。
体制改革循序推进 多种经济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多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发展。经过43年的发展,国有、民营与 “三资”企业在中国工业体系中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不同所有制企业间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蓬勃发展的局面。
国有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不仅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且国有工业企业在整个工业部门更是占据主导地位。1978年,国有工业企业的产值在工业企业总产值中占比78%,资产总额占比更是高达92%。改革开放43年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市场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仍保持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乡镇企业 “异军突起”为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作出独特贡献。1984年,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社队企业被正式更名为乡镇企业。而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在大大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村收入的同时,使大量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形成了庞大的待业群体。党的十五大之后,随着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通过改制等方式转变成为民营企业,但乡镇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工业化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
民营工业企业的崛起持续推进中国工业化进程。纵观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历程,如果说改革开放后的前二十年是乡镇 (集体)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改革开放后的后二十年则迎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为标志,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得到确认,作用和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民营企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1979年,我国颁布和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外资重大举措,为外商投资企业长期发展创造更好条件。1980年,在中国大陆落户的外资企业仅有3家,到了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1.8万亿元。外商投资企业不仅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国际市场机遇、高素质人才和现代化管理经验,对我国成为工业制造大国发挥了有力推动作用。
工业实力显著增强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工业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发展。工业实力空前增强,产品竞争力显著提升,部分产业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工业总量不断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622亿元。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992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2年突破20万亿元大关,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30万亿元大关。
制造业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由于工业长期保持较快增长,我国制造业在世界中的份额持续扩大。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0%,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工业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了巨大贡献。
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经过43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43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出口总值由1980年全球排名第26位,跃升到2009年全球第1位,现已连续多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大出口国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迈进。
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部分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集聚效应。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包含的七大产业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居于首位。
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是稳定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一是更多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大力破除无效供给。二是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三是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产业结构加快迈向中高端。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一是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二是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三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趋势开始显现,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作用。
融入全球分工体系 构建增长新动能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国工业在深化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合作中不断提升整体实力,不仅成为全球大的制造业基地和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众多产业领域形成了明显竞争优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政策与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刘艳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产业组织研究室副主任郭朝先认为,中国工业融入全球体系的过程大体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 “引进来”: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承接国际产业大转移。
外资企业对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和先进的企业制度与管理经验,极大带动了中国产业的扩张和升级。2000年以来的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创造了全国1/4以上的工业产值,是拉动中国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通过引进大量先进技术设备、投资于资金技术密集行业以及更高的投资产出效率,外资企业直接提升了中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投资效率。
作为中国融入世界产业分工体系的重要桥梁,外资企业扩大了中国进出口规模,增加了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改善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提高了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工业产品通过外资企业全球化的产业分工链条和销售网络走向世界,使中国成为全球大的制造业大国和世界工厂。
第二, “走出去”:充分发挥低要素价格优势,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除了以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弥补中国经济发展的资金、技术缺口,提高中国工业生产力和产业竞争力之外,鼓励和帮助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成为中国开放式、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另一项重要内容。
凭借 “中国制造”在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方面的价格优势以及在加工制造方面形成的产能优势,加上有利政策的扶持,中国出口贸易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工业制成品成了中国产品 “走出去”的主力。从工业品的出口结构看,大体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分界线,入世前二十年以轻纺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1994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达到60.5%的历史高值。入世之后,以2003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47.3%)首次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标志,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了从低附加值的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向较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产品的重要转变。
尽管总体而言,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赖于低要素价格优势的基本格局尚未根本改变,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尚显不足,但这一适应特定发展阶段的低成本出口导向的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工业追赶式发展和世界经济稳定和繁荣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中国自身而言,一方面,出口导向战略使中国工业在对外贸易中长期保持贸易顺差,为工业再投资和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与出口导向型内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强烈的产业集聚效应,不仅强化了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优势,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第三,国际产能合作:构建全球产业新体系与工业增长新动能。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增长重心逐渐东移,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条件日渐成熟。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种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对外工业合作模式,即国际产能合作。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 《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系统阐述了国际产能合作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以及配套的政策支撑、服务保障与风险防控举措。
为助推产能合作顺利推进,中国政府结合 “一带一路”倡议部署,面向亚洲、非洲、拉美及发达地区先后提出了国际产能合作的四大合作框架,着力构建以周边重点国家为 “主轴”,以非洲、中东和中东欧重点国家为 “西翼”,以拉美重点国家为 “东翼”, “一轴两翼”产能合作新布局。国际产能合作不仅重塑了二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而且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发展的新动能。(余娜)
转自:中国工业报